08 十二月 2023 06:26 下午

埃及旅游景点

星期二، 19 一月 2016 04:48 下午

阿斯旺高坝


苏伊士运河

尼罗河

阿尤布·萨拉丁城堡

爱资哈尔清真寺

悬空教堂


阿斯旺高坝

埃及人自古以来就认识到尼罗河的重要性。他们在尼罗河岸建立了阿斯旺水库、杰贝勒奥利亚水库等工程用于每年蓄水以应对河流流量的变化,还修建了沟渠以使水坝发挥灌溉的效用。但这只能解决部分问题,原因在于每年的河流流量相差甚远,可能从1510亿立方米下降到420亿立方米。

面对如此巨大的差异,面临农地在枯水年可能荒芜的困境,修建年蓄水工程显得至关重要。

埃及人开始考虑在尼罗河岸修建高坝,丰水年蓄水、枯水年放水。阿斯旺高坝项目是埃及也是尼罗河流域国家的首个持续蓄水工程。

 

工程实施进度

希腊裔埃及工程师阿德里安·丹尼诺斯向1952年革命领导人申请修建阿斯旺高坝,进行防洪、蓄水、发电。

1954年初,德国两家工程公司申请高坝项目的规划设计,由一家国际委员会审查,于1954年12月批准通过,并制定了项目实施的规范和条件。

埃及申请世界银行出资。世界银行在对项目进行了充分研究后,认为该项目具有技术、经济可行性,并于1955年12月表示有意愿提供该项目四分之一的资金,前提是监管埃及国民经济。埃及拒绝了世界银行的不公条件,于是世界银行1956年7月19日撤资。

1958年12月27日,俄(前苏联)埃签订协议,俄罗斯向埃及放贷4亿卢布,用于高坝第一阶段项目。

1959年12月,埃及和苏丹签署尼罗河水协定。

1967年10月,高坝电站首次发电。

1968年起,高坝全面蓄水。

1970年7月中旬,工程完工。

1971年1月15日,高坝竣工庆典。

 

发电站

发电站位于尼罗河东岸,对面河道的水流通过6个隧道流入水轮机。每个隧道都配有闸门,具备控制水量、阻碍类似于木头等障碍物的作用。发电站年发电量达100亿千瓦时。

 

纳赛尔湖

高坝建成后,经阻隔的流水形成了一个长500千米、平均宽12千米的巨型人工湖,覆盖了埃及整个努比亚地区和苏丹部分努比亚地区。

最高蓄水位达183m时,水库总库容1690亿立方米。

1981年底,埃及建成托希卡泵站,抵御洪水入侵。它可将水迅速提升后将其注入河道,冲击水利设施,完成排水。如果高坝水位超过178米,水流将通过托希卡泵站流入距高坝以南约250千米西撒哈拉沙漠的托希卡洼地中。1996年10月15日,托希卡泵站首次进水,当时高坝水位达178.55千米。

 

苏伊士运河

历史掠影:

苏伊士运河通过尼罗河及其分支连接着地中海和红海,其开凿历史要追溯到埃及国王辛努塞尔特三世时期。1874年运河开通,随后被荒废,后又多次重新开挖:

苏伊士运河是第一条直接连接红海和地中海的运河,于1869年11月17日(赫迪维·伊斯梅尔时期)开通国际航运。

1956年7月26日,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

苏伊士运河停运5次,最后一次因战乱发生于1967年6月,停运8年。

1975年7月5日,运河航道重新开放。

 

苏伊士运河对世界贸易的影响

沙特阿拉伯吉达港和黑海康斯坦察港之间绕好望角的距离是11771英里,而经苏伊士运河的距离仅为1698英里,比前者缩短了近86%的距离。

从日本东京到荷兰鹿特丹港,经苏伊士运河比绕过好望角缩短了23%的距离。

世界海运贸易额的7%都是通过苏伊士运河,其中35%通过红海和波斯湾沿岸港口,20%通过印度和东南亚港口,39%通过远东地区。

 

尼罗河

尼罗河是世界第二长河,自南向北贯穿埃及,注入地中海。它有两条主支流,分别是拉希德河和迪穆亚特河。

尼罗河发源于坦噶尼喀湖,注入地中海,全长6690千米。河流流经坦桑尼亚、肯尼亚、扎伊尔、布隆迪、卢旺达、埃塞俄比亚、厄立特里亚、乌干达、苏丹和埃及等十个国家,流域面积达190万平方公里。

尼罗河的源头位于维多利亚湖,河水时上时下越过瀑布和陡峰的阻碍,而后流入正常的河道。

高坝工程无疑是最重要的尼罗河调水项目,使埃及免受毁灭性的洪灾和干旱影响。尼罗河在高洪期蓄水,对农业灌溉、发电等领域影响深远。

尼罗河赠予埃及肥沃的土地,为这片土地带来了无限生机与发展活力。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正映证了尼罗河对埃及人生活的重要性。

 

阿尤布·萨拉丁城堡

阿尤布·萨拉丁城堡位于开罗城郊穆盖塔姆山上的古城堡区,是中世纪最巍峨雄伟的城堡,拥有绝佳的战略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军事防御意义。它扼守着埃及和福斯塔特两座城市,在两城之间形成高耸的天然屏障。

这座城堡是萨拉丁为抵御外敌保护开罗在穆格塔姆山的丘陵上建造的,于1208年经萨拉丁弟弟阿迪勒之手建成。

萨拉丁为保护开罗免受外敌入侵为建造的城堡是中世纪重要的军事建筑。

 

爱资哈尔清真寺

爱资哈尔清真寺是埃及首都开罗的一座清真寺,由法蒂玛王朝将领焦海尔·绥基利(伊利亚斯·绥基利)在建朝一年后于开罗直接修建((伊历259年5月至361年9月)。清真寺于伊历361年(公元972年)9月建成,曾被命名为开罗清真寺,后作为法蒂玛王朝的宫殿以安拉使者的女儿泽赫拉的名字命名,被称作泽赫拉清真寺,后又称为爱资哈尔清真寺。

该清真寺在法蒂玛王朝哈里发阿齐兹·比拉统治时期成为一所高等学府,但阿尤布王朝建立后清真寺于公元1171年(伊历567年)被关闭,大部分埃及人开始信奉逊尼派。直至100年后的查希尔·巴贝尔素丹统治时期,清真寺于1266年或1267年重新开放,信奉逊尼派。

爱资哈尔清真寺现有一个讲堂、四个壁龛、八扇大门和五座宣礼塔,现存宗教学、语言学书籍7.9万本。清真寺的图书馆中最古老的手稿可追溯到伊历3世纪,此外存有一册伊历155年的手稿、3.4万册珍贵手稿、一些阿语书籍和2006本外文书籍。清真寺中还设有专门的大学论文图书馆,内有阿语硕士、博士论文1644篇、外语硕士、博士论文2933篇。

爱资哈尔清真寺的建立对埃及影响巨大,它是伊斯兰文明传播的根源和中心。一名叫杰克·柏兰的东方学家这样阐述埃及尤其是爱资哈尔在伊斯兰传播过程中的重要性:“麦加是穆斯林心中最神圣的地方,开罗是伊斯兰文化的中心,爱资哈尔在伊斯兰世界的地位无与伦比。许多世纪以来,爱资哈尔一直对穆斯林敞开怀抱,为他们营造寻求知识和光明的环境,为他们提供庇护、解决温饱。非洲人也慕名前来,学习《古兰经》和《圣训》等。”

爱资哈尔清真寺现任谢赫:艾哈迈德·塔伊布

 

悬空教堂

悬空教堂是中东地区最美的教堂之一,位于巴比伦罗马城堡入口的最高门上。

这座教堂坐落于开罗科普特遗迹地区的老城中,临近阿姆鲁·伊本·阿绥清真寺、以斯拉犹太圣殿、巴比伦要塞附近的圣米娜教堂、墨丘利教堂等其它教堂。之所以被称为“悬空”清真寺,是因为它建立在罗马要塞(巴比伦要塞,公元3世纪由图拉真皇帝建立)的两座旧塔上,是埃及现存最古老的教堂之一。

热点新闻排行